7X24小时咨询电话
0372-5557189
在线获取课程规划表
青春热血镌刻太行之巅 ——写在红旗渠工程全面竣工54周年之际
更新时间:2024-05-17 关注:515
7月6日,是红旗渠工程全面竣工54周年纪念日。红旗渠,流淌着理想之光和青春之志,是激荡青春、催人奋进的“精神之渠”。
半个多世纪前,河南林县(今林州市)人民在县委领导下,历时十年,绝壁穿石,挖渠千里,终于在1969年建成了“人工天河”红旗渠,也将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巅。
自此,八百里太行壁立千仞,三千里渠水逶迤绵延,浸润百姓心田。
2022年10月,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,红旗渠就是纪念碑,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、不服输、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寻找那股永不枯竭的精神之源。对于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,红旗渠,既是历史的答案,也是时代的航标,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。
青春热血映照太行
“旧林县,真可怜,光秃山坡干河滩,有雨冲得粮不收,没雨旱得籽不见。”
林县缺水久矣,百姓盼水心切。
1954年,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。
“我们都是共产党员、党的干部,党性原则不允许我们眼睁睁看着地里旱着长不出庄稼、十几万父老乡亲翻山越岭找水吃而无动于衷。”县委书记杨贵站了出来。多方考察后,县委决定从山西平顺县引浊漳河水入林县,彻底解决林县的缺水问题。
这是一项充满风险的决定。当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,年轻的杨贵还面临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考验。“我们可以坐着等老天爷的恩赐,这样我们的乌纱帽肯定保住了,却战胜不了灾害,遭殃的是人民群众。”掷地有声的话语,体现了一个年轻共产党人的担当。
历史证明,只要顺应民意,就能赢得人心;只要赢得人心